你的位置:首页 > 技术服务 > 施工方案

财务会计工作要求十篇

来源: 2024-04-25 15:21:56      点击:
财务会计工作要求篇1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

建立新型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保持财务会计的独立性。财会的独立性要依靠财会管理模式的改革来保证,要使财务会计从体制上、经济上、人事上等与所服务的会计主体相脱离。以行业、部门为依托组织独立的财会组织,并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管理部门领导的、统一独立的会计组织和一杆子插到底的财会工作管理模式。

1、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现状

目前,多数单位的会计制度是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以财税体系为中心而设立的,其工作重点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反映――记帐、核算、编制财务报告。会计人员埋头于大量的会计基础工作,预测分析少,甚至没有条件和机会进行预测分析,往往造成所提供的数据资料不及时、完整、缺乏准确性,致使单位的经济发展滞后。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往往由单位指派,会听领导话的会计就上岗,不会听领导话、坚持原则的会计很可能下岗。这样会计人员只顾跟随领导的意志

而丧失原则性与法制观念;会计人员的开拓精神也受到了限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有效发挥。因此,伴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与不断完善,这种单纯的“记帐型”会计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2、明确职能,深化改革

财务会计管理部门的职能是对单位的整体财务活动负责,包括资本金的保全制度,财产物资的保值、增值,水利建设投资的监督检查,水费成本的测算与控制,财务报告的分析,多种经营项目投资的预测分析以及制定决策计划和管理等。控制单位资金流动,提供会计信息,共同提高经济效益。其职能可具体分为财会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方面,它们的主要区别:

(1)在服务对象上,财务会计侧重于为单位外部提供所需信息,如:财政、税务、金融、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所需资料,而管理会计侧重于为单位内部提供(2)、从工作时效上:财务会计侧重反映单位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着眼于资金运动轨迹的“描述”。而管理会计侧重于规划和控制单位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着眼于资金运动的“引导”。

(3)在核算依据上:财务会计必须遵守国家会计总则的会计制度,管理会计只遵循为管理服务的原则。

(4)在会计主体上,财务会计只反映整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管理会计不仅注重整体,更兼顾各责任单位的经营情况。

(5)在会计程序和方法上:财务会计必须执行固定的会计循环程序,采用同一种方法。管理会计则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根据工作的规律结合单位实际自行设计,方法灵活多样。

(6)在信息特征及精度上:财务会计具有传统的格式,数字必须精确,报表对外公开发表,并负有法律责任。根据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职能以及当前财务会计管理中的现状问题。本人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革。

(1)加快实现财务会计管理由“记帐型”向“管理型”转变,购建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系统,前者进行事后核算,按传统的会计方法最终做出财务报告:后者需对经济事项进行事前预测,分析最终做出正确的决策依据,在实现两者统一的前提下进行经济活动。

(2)全面实行会计委派制,由委派机构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由于被委派的会计人员与单位领导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处理会计事务,可以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单位的各项资金运动,提高经济效益,调动会计人员依法理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维护财经纪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减少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行为发生,促进反腐倡廉,保障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为开辟良好的管理环境和投资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实行会计委派制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被委派的会计人员首先要符合《会计法》规定的条件,必须有从业资格证书,然后由委派机构经过认真细致的考核确认发上岗证(委派证)。定期报告制度,规定被委派的会计人员每半年向委派单位报告所在单位的国有资产营运和财务收支变化情况,有重大问题及时报告。业绩考核制度,委派单位对被委派的会计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考核结论记入档案,作为续聘、解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定述职制度,被委派的会计年末要进行一次述职,详细报告其工作情况。定期轮换制度,委派单位可根据工作情况结合考核结果进行定期轮换。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财务会计工作要求篇2

关键词:新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影响对策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50

由于事业单位中的财务会计工作直接涉及到国家财产的安全,所以做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不仅有利于单位合理化的财政支出和收入,而且对于国家的财政安全以及财政预算都有重要作用。新预算法的设立和实施,进一步凸显了事业单位中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新预算法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以及在具体的财务会计工作中如何实施成为关键。

一、新预算法主要内容

(1)需遵守公开透明原则。新预算法规定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一旦经政府审批通过,预算事项必须在20天内对社会公开,并且要有详细说明和注解。(2)明确规定全口径预算体系要包含国有资本、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以及一般的公共预算。而且还有乡、县、市、省、中央五级预算体系。(3)确立了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机制规定,如果事业单位在年内无法确保收支平衡,可以通过政府设置的专项基金来弥补资金的不足或者经过政府批准增加财政赤字。(4)进一步完善人大的预算监督权力。详细安排预算编制草案,从而方便相关的工作人员执行。(5)进一步规范地方财政机制。新预算法规定地方财政有权利举借债务,但是必须保障其透明性,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事业单位(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现状

(1)薄弱的财务基础。目前,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相关的基础工作上缺乏必要的要求,标准设置过低,从而造成财务基础薄弱。并且,原始凭证的内容和格式不够完整,缺乏严格的审核,经常出现金额填写不准确,印章不清的问题。关于记账凭证的填写设计,不能明确反映出会计事项,使得经济业务的流程不清晰,而且不能按照相关的准则来进行会计凭证的登记和更正。(2)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会计工作分工不明确,使得财务工作比较混乱,工作效率不高。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员工对相关规定的执行力度不够,使得规定成为一纸空文,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在大多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3)相关部门缺乏沟通。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涉及到单位内的每一个部门,其中,预算的编制工作更是需要各部门的参与和汇总。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对于财务的编制工作,新的预算大多是由财务部门根据以前的预算进行稍微调整,从而很少涉及到单位新的项目的变动。从而导致预算的执行力不强,相关预算无法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无法提高管理者的决策力度。(4)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会计工作一般由资历老的工作人员来承担,并不是专业的财会人员来从事工作。而且缺乏健全的轮换机制,财会人员更替不及时,从而导致相关工作人员思想陈旧、安于现状。财会人员是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主体,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低下,会严重影响到财务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5)缺乏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在会计财务工作的管理上,大多数事业单位管理力度不够,相关领导和部门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财务会计工作管理欠缺,财务管理层面过低,不能上升到单位决策层面,财务管理水平整体不高。

三、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

(1)单位财务收支更加透明化。新预算法要求事业单位预算要公开、透明。这样就会促使事业单位内部做好财务控制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财务会计工作,同时受到管理部门和社会群众的监督。并且,预算法也要求单位财务上的所有支出和收入都要反应到预算内,不再是以前的只注重预算管理体系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情况。这样就使得预算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同时也提高了经费的透明度,更加符合服务型事业单位的要求。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透明度,能够促进单位解决财务资金,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在资金的使用上也更加慎重,使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但是,这样也使得财务预算的编制难度进一步加大,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会相应的增大。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新预算法进行了解,并能够很好的将其利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2)跨年度平衡机制。跨年度平衡机制是为了防止事业单位出现预算超收的现象。其中,政府调节基金可以短期内提升事业单位良好形象。而且能够弥补单位超收时产生的财政赤字。这种机制也能够提高预算控制效率,从而规范财务会计的核算工作,确保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它能够很好的控制事业单位财务财务会计工作中超收的现象,改进了预算控制方法,从而提高了财务会计工作效率。(3)使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得到强化。新预算法规定,事业单位实际和预算的差额不能太大,从而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避免有些单位仅凭主观想象而利用资金的现象,减少资金的浪费。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债务转移问题上,新预算法做了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如果想要举借债务,必须得到人大的批准才能进行。这就降低了由于债务过大而带来的风险。事业单位在债务处置的时候需要预估债务风险,并且要制定详细的风险应对措施,明确责任制度。这样即使发生债务危机,也能够从容面对,避免因应对不当而造成单位损失或者倒闭。新预算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府举债的主体、规模、方式以及用途,要求政府来控制预算风险,从而提升财务风险控制部门的职能,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财务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4)支付转移制度得到完善。对于事业单位财政预算中的转移支付制度,新预算法作为更为详细的规定,新制度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对于支付评估、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经济能够调剂的事项不需要进行转移支付,而且要求对于不需要上下级政府共同负责的事项,上级政府应该提前通知预支付数量,并且上级政府没有要求下级政府为配套资金负责的权利。如果事业单位的转移支付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应该根据政府规定的准则,与相关部门来共同承担支付责任。

四、新预算法事业单位(高校)财务会计工作中应有对策与建议

新《预算法》的颁布和实施,为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相关部门应该认真体会新预算法的法律精神,切实的落实法律规定。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合理应用新预算来开展相关工作,对于财会工作的效率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1)健全财务会计制度。根据新预算法的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要技术做出调整,结合新预算法的要求,建立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通过制度创新,使得本单位内的预算编制工作和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能够与新预算法相适应。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采用的会计核算制度是收付实现制,其中少部分单位采用了权责发生制。由于两种制度具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实际需求,将两种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得财务预算更加科学,进而健全财务会计制度。(2)加强预算编制的建设。加强预算编制的建设,使其更加符合单位预算实际情况。预算编制的建设,需要依据新预算法的具体要求,在预算编制前,需要掌握新预算法的相关内容和要求,结合预算法的法律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单位预算。同时,要和各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招考预算动员大会,采取相关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单位本年度内的重点项目计划,从而保障预算能够涵盖各种项目的业务收入和支出,避免漏报和错报的发生。预算编制方案要交给相关的党组织审核,通过之后需要向全体单位圆通宣布预算内容。宣布的内容要详细直观,并且要对各项预算进行相信的注释,听取员工的意见,接受员工监督。(3)加强人才培养。新预算法的实施,促进了事业单位财会会议工作制度以及工作方式的改变,从而对财会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事业单位一方面应该聘请专业的财会人员进行财会工作,财会人员应该有扎实的财会结算技能或者有相应的财会工作经历。在招聘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专业技能的考核上,并且要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另一方面要加强在岗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集体组织培训,首先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财务会计工作技能的培训,其次要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并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过的人员进行再培训或者岗位调动。而对于培训成绩优秀的人员要提供相应的晋升机会。而且要健全财会人员管理制度,明确赏罚制度,建立责任制,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加强监管力度,对于工作中不按标准进行工作的员工要给予相应的惩罚。明确责任制,如果单位出现的问题是由财会工作失误造成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这其中,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出明确的处罚条例,并且坚决按条例执行。(4)加强风险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在融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事业单位通过应用新预算法,加强财务会计工作建设,进而将融资风险控制在单位承受范围之内。根据新预算法的相关规定,为了加强融资风险控制,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通过选择合理的融资对象来控制融资范围。事业单位融资对象应该是预算编制的投资资金,不属于投资资金的不能进行融资。其次是要控制融资规模。事业单位在设定融资规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单位实际的融资需求,而且必须经过上级部门的审核批准才能实施。再次,在融资之前,需要明确融资目的。最后,对于融资风险的评估,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市场的调研,通过记录、计算和整理,制定出详细的融资计划,尽量避开市场风险,进行合理化的评估。(5)健全全口径预算体制。全口径预算体制能够有效的避免二次财政现象,首先应该将所有的收支划分到预算范围之内,将二次财政的问题提升到法律问题。设立相应的法律监管部门,加强法律监管力度。其次,根据四本预算规定,建立全口径预算体制,从而落实新预算的相关规定,促进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五、总结

新预算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相关部门应该切实的理解新预算法的法律精神,详细了解法律规范,有效的避免对财务会计工作的消极影响,促进积极影响。而且,新预算的实施也为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相关部门应该改革财务管理体制,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根据单位实际需求来制定财务预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高效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财务会计工作要求篇3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 F606.6 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基本概念

近些年来,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已经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它不但是一个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所应达到目标的抽象的范围,同时它也是建立一个企业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首要工作。所谓的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就是指财会人员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财务信息搜集和筛选,之后将这些信息中有用的信息提供给企业内部的人员,这样就制定了具体的财务工作的目标了。而如财务报表的各类要素、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财务报表信息的披露以及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和确认等概念都是要为实现这个财务会计目标而服务的。现阶段这会计理论,财务会计目标这个问题始终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因此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工作也还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但是所有的研究人员对于财务会计目标中包含的内容的意见是统一的。所以企业的财务会计目标必须同时具备稳定性、实用性、系统性以及先进性,企业才能良好的运转,才能确保企业的财务会计目标是科学并且合理的。另外,企业外部和内部的环境也是会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产生影响的,所以我们应不断的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变化并掌握其变化的规律,从而真正掌握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财务会计目标。

二、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要有足够的必要性

(一) 拓展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领域。企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以会计准则为基础所制定的,财务会计目标也正是组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一部分,进行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工作,实际上就是在丰富财务会计理论的内涵,同时也为会计理论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鉴于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工作是要滞后于财务会计实务的研究工作的,这对财务会计实务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创新型的会计理论对于研究财务会计目标是有足够的必要性的。

(二) 对于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工作,可以逐步的明确财务会计实务的发展方向,同时它对我国的财务会计实务的发展也是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的,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在进行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时,务必要制定财务会计目标,这样就能使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得到发展,对于我国的财务会计实务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三) 做好对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的理论水平,这也是缩小我国财务会计的发展水平与西方国家财务会计发展水平差距的重要方法。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坚定的走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我国在各个方面都也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和技术。而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理论体系相对来说是很成熟的,这对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我国在借鉴国外先进的财务会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自身的特点,才能够建立一个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我国的财务会计工作也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三、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创新研究

(一) 财务会计信息需求主体要更加的多元化。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所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较,我国的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主体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在我国当前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需求群体以及非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需求群体这两部分组成了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群体,而根据企业的规模的大小,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企业的经营生产的特点,企业的产权结构的差异以及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同就可以分出多个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者群体了,在企业的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需求者群体的侧重点就是不同的,并且这些需求群体对财务会计信息要求的特点也是有明显的区别的,这样才能很好的满足我国当前形势下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多层次和多元化的需求。

(二) 企业应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财会人员。一个企业只有培养出了具有创新能力和拓展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这个企业才能真正的实现财务会计目标创新。企业任何的财务会计活动都是由财会人员执行的,所以财会人员具备很好的创新意识就是很重要的了,企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是息息相关的,而如果企业的财会人员根本就不具备创新的能力,那就也根本不可能对会计目标进行研究创新了。因此企业应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财会人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很好的实现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和会计信息系统职能的有机结合。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财会人员,在执行日常的财务会计活动时才会将创新工作放在首位,才能够很好的实现财务会计目标的创新。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基本概念、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应要有足够的必要性以及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创新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我国企业的内外部的经营环境与世界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在进行企业的财务会计目标创新研究时,只有在结合时展的潮流和趋势的基础上,再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大胆的创新,这样才能为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而只有当企业的领导及时的掌握了这些准确的财务会计数据,他才能为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从而确保企业才能够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并且继续快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剑 .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创新目标的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 ,2012.

[2]杨满平.试论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创新[J].财经论坛 ,2009.

[3]张绯绯.对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创新的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

财务会计工作要求篇4

在2009年的工作中,财务部作为公司的综合职能部门,在市局党组的领导下,在省局办公室的关心帮助和具体指导下,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努力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下面总结一下一年来的工作:

一、职能发展

过去的一年,财务部在职能管理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建立了成本费用明细分类目录,使成本费用核算、预算合同管理,有了统一归口的依据。

*、对会计报表进行梳理、格式作相应的调整,制订了会计报表管理办法。使会计报表更趋于管理的需要。

*、修改完善了会计结算单,推出了会计凭证管理办法,为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前期工作。

*、设置了资金预算管理表式及办法,为公司进一步规范目标化管理、提高经营绩效、统筹及高效地运用资金,铺下了良好的基础。

财务合同管理月总结

公司推出“财务、合同管理月活动”,说明公司领导对财务、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同时也说明目前财务管理工作还达不到公司领导的要求。

为了使财务人员能充分地认识“财务、合同管理月活动”的重要性,财务总监姚总亲自给财务部员工作动员,会上针对财务人员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看问题、做事情缺少前瞻性,进行了一一剖析,同时提出财务部不是核算部,仅仅做好核算是不够的,管理上不去,核算的再细也没用,核算是基础,管理是目的,所以,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要提高管理意识,要求财务人员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如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核算,在考虑核算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该项业务对公司的现在和将来在管理上和税收政策上的影响问题,现在考虑不充分,以后出现纰漏就难以弥补。针对“财务、合同管理月活动”进行了工作布置。

*、根据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结合公司管理要求对开发成本、期间费用的会计二级、三级明细科目进行梳理,并对明细科目作简要说明,目的,一是统一核算口径,保证数据归集及分析对比前后的一致性;二是为了便利各责任单元责任人了解财务各数据的内容。这项工作本月已完成,并经姚总审核。目前进入贯彻实施阶段。

*、配合目标责任制,对财务内部管理报表的格式及其内容进行再调整,目的,一是要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二是要满足责任单元责任人取值的要求及内部考核的要求。财务内部管理报表已经多次调整修改,建议集团公司对新调整的财务内部管理报表的格式及其内容进行一次认证,并于明确,作为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表式。

*、针对外地公司远离集团公司,财务又独立设立核算机构,为加强集团公司对外地公司的管理,保证核算的统一性、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提出了与驻外地公司财务工作联系要求。*月份与宁波公司财务进行交流,将财务核算要求、信息传递、对外报表的审批程序、上报集团公司的报表都进行了明确。

*、对各公司进行一次内部审计,目的,是对各公司经营状况进行一次全面地了解,为今后财务管理做好基础工作。

*、根据公司的要求对部门职责进行了修改,并制订了部门考核标准。为了使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重新提出《财务工作要求》,要求从基础工作、会计核算、日常管理三方面提出,目的是打好基础。内部开展规范化工作,从会计核算到档案管理,从小处着手,全面开展,逐步完善财务的管理工作。

*、会计知识的培训,我们从三方面考虑培训内容,一是《会计法》,要了解会计知识,首先要了解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二是会计基础知识,非专业人员学习这方面知识的目的要明确,目的是为了看懂会计报表,为了能看懂报表,就要了解一些基础的东西;三是如何看报表,这是会计知识培训的重点。

经过调研、沟通、设计,于*年*月推出《成本费用明细分类目录及说明》;于*年*月*日推出《会计报表管理试行办法》;*年*月*日推出《会计凭证管理试行办法》。

会计报表推出执行*个月后,从会计报表格式设置上看,报表格式设置还是比较科学,能比较清晰地反映会计的有关信息。但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销售收入与结算利润有一个时间上的差异,这样“损益明细及异动情况表”就无法全面反映出损益情况,需要增添一个表补充;另外需要增添反映“财务费用”的报表。这样对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能较全面地反映。已设计好“会计报表(内)ⅳ《经营情况表》”和“会计报表(内)ⅴ《融资及融资成本情况表》”。

会计凭证使用涉及到每个公司和部门,下文后财务部进行电话通知,*月份实行逐步换新的办法,*月份要求全面试行。试行一个月时间来看,主要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单子如何填写与审批程序怎么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组织各公司综合管理人员进行交流,明确有关事项,解决设计上的不足。*年*月份,针对会计凭证管理试行情况,再一次征求各公司对报销单据意见,根据大家的建议,对会计结算单据作进一步完善,并于*年*月*日下发了有关规定。

经过财务合同管理月活动,财务部的管理意识加强了,管理能力也得以提高,财务部从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我们的管理水平离公司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二、职能管理

(一)核算工作

核算工作是本部门大量的基础工作,资金的结算与安排、费用的稽核与报销、会计核算与结转、会计报表的编制、税务申报等各项工作开展都能有序进行、按时完成。

*、会计审核

财务会计工作要求篇5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应用对策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领域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竞争问题,而财务管理工作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对企业的稳定运作和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会计准则是我国立足于现代市场条件与发展条件下所提出了会计工作标准,针对制度体系进行了改善,在会计理论与会计工作方面也有了新的变化。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部分企业未能及时明确会计理论及工作中的新变化,没能对新会计准则有着充分的认知,新旧制度差异也没能充分了解,这显然会对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但实际上,新会计准则的优势也十分明显,与市场发展的高度契合使得财务管理的创新与转型都获得了充足的动力,因此企业需要全面了解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将其应用于财务管理中,促进财务管理的创新。

一、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一)财务数据难以满足需求财务数据是财务管理和企业发展决策的必要依据,但若是财务数据存在质量问题,那么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具体如以下几点:1.财务数据不够明确。企业的不断发展使得规模也在进一步拓展,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期间可能会存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或企业在财务数据记录整合时过于侧重财务数据的记录,没能重视数据的细致划分;2.财务数据真实性难以保障。在企业财务数据的审查方面,通常会和原始数据进行对照,从而检验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但部分企业由于针对原始数据的重视不足,数据收集和存储工作中经常出现数据丢失等问题。

(二)财务信息管理方式存在问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各个行业领域中都有着普遍应用,而很多企业也已经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了企业财务管理中,用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人为管理的误差率。但部分企业在应用信息化技术时通常为处理财务数据,但在处理过程中一般只能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人工模拟,也就是单纯的计算机测算、统计等功能,并没有将财务信息化的真正价值充分发挥。目前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不足大体上能够分为两点:1.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较差,人员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财务管理和财务数据处理期间,未能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化的功能,或本身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较差,出现操作失误等现象,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反而带来不利影响;2.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目前仍有部分企业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上存在不足,信息化平台也只是针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收集和存储,并未对数据信息进行合理处理,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在引用信息技术来处理财务数据时,信息平台无法为其提供有效支持,这也限制了财务信息管理的实效性。

(三)预算管理存在一定缺陷企业在运营与发展过程中,企业资金的合理应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只有保证企业资金能够用到实处,才能确保资金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目前,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不足,这也和预算管理时间不长有关,导致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方面无法充分体现其价值。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时,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管理人员针对预算管理的认知与重视不足,甚至觉得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分支,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未能得到企业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无法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2.预算管理也可能出现和企业发展需求不契合的现象,一些企业在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上多为借鉴其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并非以自身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编制,因此很有可能出现其他企业的预算管理无法适应自身的情况,这便需要企业在借鉴经验时也要立足于自身实际。

二、新会计准则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设计动态化的财务管理理念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产生了明显变化,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应用动态化的管理理念,结合新会计准则与先进管理手段来规划财务管理工作。为了保证新会计准则的充分落实,企业还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监管系统,提高会计核算的管控力度,确保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顺利推进。为了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中新会计准则的有效利用,还要保证企业内部资金的利用率,通过资金的流动优势来控制企业运营风险,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财务控制力度,推动财务管理技术的改进,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作用。新会计准则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需要对财务管理行为进行约束,会计核算人员需要进一步提高财产控制管理,在物资的采购、应用、销售、监管等各个方面都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各环节管理工作的动态化,以此来加强内部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助力。同时会计管理人员也要按时开展库存盘点和会计记录工作,避免财务管理工作出现错漏。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来说,还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平台,针对财务工作的开展进度与流程进行监管,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以及财务管理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存活和应收账款管理方面,还需要根据新会计准则要求保证会计记账的准确性,利用存货管理等方法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通过一定的方法保证资金的流动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也需要了解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意义和作用,对原有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分析自身工作中有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从而不断改进自己提升自己。利用工作理念的更新来保证新会计准则的顺利落实,重点关注企业资产负债表和企业财务状况的反馈信息,也要关心企业的运作模式和资产周转情况,所以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根据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从而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二)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企业风险管理也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分支,风险管理决定了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方面,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部门,提高风险管理的风险识别、风险预防、风险控制力度。根据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风险管控工作也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意识具有一定要求,所以需要将人员作为着手点,加强培训力度,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在开展会计人员培训活动时,需要从财务管理的知识培训和意识培训两个方面开展,不仅要保证会计人员能够具备足够的工作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还需要具有较高的风险意识与责任意识,将风险防控理念融入到人员的思想中,加强会计人员积极性的同时让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落实。根据企业内部的运作情况,对于业务开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梳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财务部门需要分析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分析资金使用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建立资金超支使用预警体系,进一步控制企业内部资金管理风险。此外,企业还需要针对财务部门设计专项的风险管理岗位,通过责任制度的落实明确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与权利,按照风险管理工作要求来配置人员,加强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力度。定期针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素质的考核,对于风险管理岗位人员则要重点考查风险管理知识与意识两大方面,并检查风险预防措施是否合理可行。企业内部管理部门需要通过SWOT的分析方法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也要分析业内其他企业的运作情况,按照企业业务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空间,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

(三)完善财务信息系统自新会计准则实施至今,会计账户和报表结构等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所以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可以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财务管理结构,提高财务管理效力。如在资产减值方面,可以通过智能化信息系统来代替人为操作,能够在节约人力投入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在企业经营与管理方面,信息技术也能充分发挥优势,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同时避免人为操作存在的误差风险,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性与精确性。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可以让财务管理脱离财务部门的“限制”,面向整个企业的内部,使得财务工作变得更加开放,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动态化监督,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内部透明度。而这也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意识提出了一定要求,基于此,企业不仅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保证人员能够正确使用现代财务信息系统,同时还要积极招聘程序开发人员,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使其为企业财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动力。

(四)加强市场观念和法律观念市场观念指的是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始终以市场导向作为主导,通过市场调查,将市场发展动向融入到会计核算中,会计人员需要明确市场交易情况,按照市场发展的形势来改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从而保证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契合市场发展需求。在财务管理方面,财务负责人还需要科学划分资金需求量,选取合理的投资形式,确保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侧重于财务风险控制,为企业的稳定运营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有关措施的制定也可以让企业在经营与发展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而投资方案的优化也能对投资者的权益予以保护,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为了确保新会计准则的应用能够不断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运作,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法律意识,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与财务管理模式都要符合有关法律标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时也要遵守有关标准规范,才能确保企业的运营与发展都能够实现规范化进行。如在筹集资金以及贷款申请时,需要遵守《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要求,同时资金的使用也要满足法律规定,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方面也要满足《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并结合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正确的方向。管理人员也要提高法律意识,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予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财务会计工作要求篇6

一、税收财务会计交接常见的问题

(一)财务会计人员调动或离职没有进行财务会计工作交接。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的单位。财务会计主管人员往往没有经过严格培训,不知道会计法规关于这方面的要求,或者不懂得财务会计交接的重要性,在财务会计人员的更替中,忽略了办理会计交接。不正规的人事管理,也是造成缺少财务会计工作交接的重要原因。

(二)虽然有财务会计交接,但手续不完备。有的单位虽然也在财务会计离任时办理财务会计交接,但是对会计法规关于财务会计交接的具体要求不清楚,因而使得交接的手续不完备,出现如下种种情况:

一是没有监交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财务会计工作交接必须有监交人。一般财务会计人员离任,要由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财务会计主管人员负责监交;财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离任,要由单位负责人进行监交。但有的单位在财务会计人员离任时,只是由移交人和接收人参与交接,没有监交人。这种情况在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离任时候出现的较多,单位主要负责人不知道应该由他本人来进行监交,或者虽然知道但未予重视。

二是交接的内容不完整。1、移交人已经受理的原始凭证未经处理即交给接收人,有的甚至不经清点就交出,造成原始凭证的散失或难以处理。2、移交人已制作的记账凭证在机器内没有进行月结、年结等处理。应该反映合计、累计的账簿也没有进行最终结账就交给了接收人。3、财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缺失没有说明原因。4、财务费用列支审批等其他会计资料有缺失。由于财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外的其他财务会计资料比较零散,若没有编号,容易散失,交接时很容易缺少,而且当时难以发现。5、没有移交大宗物品的采购审批等影响财务状况变化重要事项的说明材料。6、没有移交有关财务相关文件资料,如基层单位的请示报告。财务会计工作中涉及到国税系统单位内外的一些文件资料,有的会计人员把这些文件资料作为个人物品,在离任时带走。7、移交人没有办理完的业务资料被当成无关紧要的东西被忽略,未交给接收人;或虽然交给接收人,但未进行强调说明,被接收人所忽略。

三是交接的内容不正确。在财务会计人员交接内容的正确性上,常出现的疏漏:总账与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不符;会计账簿与财务会计报告不符;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与账面余额不符;银行存款账面余额既未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核对相符,也没有做银行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固定资产缺乏盘点清查,账与实物、账与固定资产卡片、账与账之间产生不符。

(三)交接后接收人未按规定处理相关事务。一是把有关财务会计事务的处理责任推给前任会计,不给予办理。财务会计交接后,前任会计往往会遗留一些比较难处理的业务,如长期的外欠款。有的接收人怕麻烦,不主动协调工作有些责任往前任会计身上推,要当事人去找前任会计。前任会计因工作调动或已离任,造成了工作中的推诿扯皮。二是接收人不按规定延续使用移交的财务会计账簿,而是另开设财务会计账册,财务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受到影响。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国税系统财务会计交接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财务工作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使国税系统的财务工作逐步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本人认为当前国税系统采取应以下对策:

第一,加强领导,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会计交接工作重要性认识,增强财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第二,强化对财务会计主管人员的培训。存在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财务会计主管人员对会计工作交接的有关规定不了解。应加强财务会计主管人员在这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做好财务会计工作交接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财务会计工作正常开展以及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的重要措施。同时还要让他们掌握有关会计交接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第三,要制定财务会计交接具体办法。要针对本单位会计岗位设置制定财务会计交接具体办法。在该办法中,要分别按各财务会计岗位说明会计交接的要求、内容和程序,并对容易出现疏漏的地方提出注意事项。

第四,在国税系统人事管理和相关制度中对会计交接有关问题做出具体的规定。在人事制度中应将做好会计交接列为财务会计人员离任的前提条件。

财务会计工作要求篇7

关键词:财务转型;管理会计;问题;途径;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财务会计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会计人才也逐渐受到企业倚重,尤其是在企业全面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做好基层财务管理和大方向的战略决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这就要求企业完成传统财务工作人员朝管理型会计人才转型的工作,不仅要求具备记账、算账、核算的基本能力,而且还需具备资本运作、价值管理、风险管理、决策规划等多方面能力,从而体现出企业的社会价值,有效克服经济压力,把握经济新常态、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并适应市场竞争。如何实现核算型财务工作人员朝业务型、战略型、管理型财务人员的转变,并实现信息化财务共享服务,这些都是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

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的重心更多侧重于企业内部资源是否能被合理配置,力求让企业在各方面约束条件下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收益,满足内部管理和外部投资所需。二者在财务数据方面也有较大差异,财务会计所反映的均为历史财务信息,而管理会计则需要运用大量的预测数据为企业未来经营状况进行描述,从而用于决策支撑。

二、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传统财务会计侧重于满足企业对外部信息的需要,所提供的数据信息频率多为一月一次,不仅时间滞后,且内容也比较浅薄,主要包括权益变动表、资产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等,而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背景下,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金融资本市场重组并购现象逐渐增多,因此企业更应该将财务数据信息积极贯彻到业务运营和决策管理方面,将外部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此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内企业参与海外市场角逐的趋势愈发明显,但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复苏乏力,国内产业结构处于升级转型过程中,企业面临的转型风险和发展压力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只有大力发展管理会计,抓好绩效评价、风险管理、战略决策等工作,才能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力,促进企业经济稳步发展。

三、当前财务会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化和大数据给传统财务人员带来的影响

互联网、云服务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存储量,但仅仅只是将数据信息存储起来并不会为企业提供多大价值,只有将海量数据进行分门别类,分析优化,提取企业所需的数据信息才能促进企业增值效益。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任何企业均需要重视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财务会计转型。

(二)会计成本核算问题

虽然目前很多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核算工作仍然是一项繁琐的环节,如何准确核算成本并尽量节约成本是企业利益的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也在于成本,其中“显性”成本在于对企业人员的必要经费和薪酬进行核算,“隐性”成本则在于对企业部门数据的疏漏进行核算。在转型期间,大部分工作人员不适应对这两个成本性质进行区分管理,难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三)财务会计与业务会计的矛盾冲突

会计工作的主要漏洞在于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数据核对出现差异,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会计工作脱离了业务范畴,无法履行决策职能,而业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所能获得的信息和数据极为有限,且无法进行精细化的加工整理,二者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最终导致矛盾冲突,究其原因主要与员工能力差异、数据服务无法共享等因素有关,这类“隐性”成本的增加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此外,专业的会计核算人员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管理职能,将工作重点局限于外界数据搜集上报、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等工作环节,自我潜能尚未被激发出来,无法有效辅助财务部门开展管理工作。

(四)财务会计职能问题

目前很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过于重视报表和上级监察部门数据反映工作,忽视了对大数据信息的预测、控制和分析工作,最终导致企业常常在经济效益评估、未来发展战略规划、现有条件下重要决策定夺等环节举棋不定,影响到企业经济转型和业务整改等重要工作。

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思考

(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区分对待

财务会计能为管理会计提供数据和信息来源,对管理会计起到辅助作用,作为实际工作中的两个方面,二者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因此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需根据资金运动、实际成本以及对实际利润的影响对二者进行区别对待,例如:①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可根据具体服务对象确定会计工作内容,财务会计面对的是企业外部,管理会计面对的是企业内部;②注意区分二者工作空间,避免职能交叉,财务会计工作空间为企业整体,通过编制合并报表来反映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管理会计则是整体和局部并重,在成本控制和决策规划方面侧重于企业整体,而绩效考核与评价方面则侧重于企业局部责任中心;③区分二者对企业人员的行为影响,财务会计多以确认、计量、传递财务信息为主,涉及到的人员管理行为较少,而管理会计则注重通过业绩报告和计量结果影响企业人员行为,激发其工作潜能;④区分二者时间跨度,财务会计工作时间固定,主要是按月、嫉妒、年度编制中期报告,而管理会计工作弹性和时间跨度较大,因管理者对财务信息需求不同而变动;⑤区分二者数据信息的精确度,财务会计对数据的精确度要求高,核算成本分配率时需保留五位小数点,力求真实准确,而管理会计则不求绝对精确,但要用到线性代数、统计概率论等方法来规划未来战略。

(二)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建设机制

企业需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性,通过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和广泛社会招聘的途径引进大批人才,并不断推进在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可通过淘汰式考核机制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可加强与行业内其他优秀企业的交流,在行业内组织企业共同针对管理会计工作进行实践研究,分享在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管理会计等方面的宝贵经验,通过互帮互助促进行业的长远发展。此外还需完善人才资格考试体系,推广CMA考试,并将管理会计专业知识内容作为必考知识点,突出人才评价的效果。

(三)完善财务管理组织架构

①财务功能的集中整合,企业可借助信息化技术,促进财务工作的标准化和集约化方向,让财务工作人员从繁杂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数据分析、差异解释、风险管控等高价值回报的工作中;②财务向业务渗透,财务分析从面向结果转型为面向过程,财务人员可深入到企业业务运作当中参与规划的决策,并在财务管理中落实企业战略;③企业其他运营部门的人员也要纳入到管理会计的组织架构当中,并对管理会计的职能、方法、工作范围有清晰的了解,促进彼此之间的密切配合。

(四)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企业可针对自身特点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进行差异化设计,将具有共性的财务工作交给独立性较高的财务共享中心完成,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从而为企业财务战略的决策规划提供支持。例如在某畜牧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转型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风险管理时通过实时关注“两金”等高风险指标项目的相关经营状况变化,并及时掌握市场对瘦肉型商品猪、种猪的需求,将本企业和竞争企业的优劣数据输入财务系统进行量本利分析,结果发现市场逐渐向“公司+合同育肥+品牌”的趋势发展,且消费者对商品猪的质量要求逐渐增高,通过制定详细的分析报告和竞争战略规划,提出了“好种猪+好服务+好收益”的农商联合发展模式,计划用3~5年时间完善综合加工到优质猪肉品牌专卖连锁店的一系列计划,实现年销售收入超5亿的目标。

(五)规范核算体系

会计核算部门可通过财务软件自动生成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每月需备案留档以供后期查看,月末结束后上传至企业管理层,让其了解会计核算的日常数据和资产运行状况,利于开展下一阶段的运营工作;会计核算流程方面需根据企业具体核算科目特点建立最契合的会计核算体系,例如重视对“隐性”和“显性”成本的核算,忽略非重要信息,并突出决策辅助功能和管理会计对总体信息的反应功能;针对会计报表需尽量简化形式和内容,提高报表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六)做好财务共享和业财融合服务

①在电算化基础上利用软件系统将原本较为分散杂乱的财务处理与成本核算等业务进行标准化、集中化、规范化处理,为财务转型提供管理和信息基础,并通过企业内部财务系统实现资金流、报表数据、审计、税务等内容的集中处理和共享服务,确保所有数据信息在源头到加工的过程中严格遵循统一的标准,为财务融合和战略决策提供良好的价值导向。②开展业财融合服务,财务人员需深入到一线业务当中,利用财务共享服务提供的精准数据信息分析业务开展对财务的需求,对业务人员进行财务知识指导,从而不断提高其业务经营能力。③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战略深入落实到一线业务管理当中,严格执行预算要求,保证资金、税务、绩效、财务、成本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五、结束语

财务转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可通过区分对待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培养管理会计人员、完善组织架构等措施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并结合财务信息化建设、规范核算体系、促进财务共享和业财融合等措施契合市场与价值导向,实现企业财务转型,开源节流,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沈芳群.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6(15):111-112.

[2]周祥丰.对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探讨[J].商,2015(33):136-136.

[3]赵会芹.基于管理会计背景的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探讨[J].低碳世界,2015(28):175-176.

[4]王锵.现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相关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4):180.

[5]周建宁.互联网时代财务人员转型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6(12):200-201.

财务会计工作要求篇8

年初,****置业公司经营管理模式调整,财务工作并入财务部;客旅分公司人员分流,财务工作又并入财务部;新公司像雨后的春笋一样不断地涌现,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纳入财务部。xx年x月-

份集团公司推出财务x同管理月,财务部被推向了阵地最前沿;xx年x月份集团公司实际预算管理,财务部是冲锋陷阵的先锋队。公司内部,要求管理水平的不断地提升,外部,税务机关对房地产企业的重点检查、税收政策调整、国家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全体财务人员任劳任怨、齐心协力把各项工作都扛下来了,下面总结一下一年来的工作。

一、职能发展

过去的一年,财务部在职能管理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x、建立了成本费用明细分类目录,使成本费用核算、预算x同管理,有了统一归口的依据。

x、对会计报表进行梳理、格式作相应的调整,制订了会计报表管理办法。使会计报表更趋于管理的需要。

x、修改完善了会计结算单,推出了会计凭证管理办法,为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前期工作。

x、设置了资金预算管理表式及办法,为公司进一步规范目标化管理、提高经营绩效、统筹及高效地运用资金,铺下了良好的基础。

财务x同管理月总结

公司推出“财务、x同管理月活动”,说明公司领导对财务、x同管理工作的重视,同时也说明目前财务管理工作还达不到公司领导的要求。

为了使财务人员能充分地认识“财务、x同管理月活动”的重要性,财务总监姚总亲自给财务部员工作动员,会上针对财务人员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看问题、做事情缺少前瞻性,进行了一一剖析,同时提出财务部不是核算部,仅仅做好核算是不够的,管理上不去,核算的再细也没用,核算是基础,管理是目的,所以,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要提高管理意识,要求财务人员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如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核算,在考虑核算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该项业务对公司的现在和将来在管理上和税收政策上的影响问题,现在考虑不充分,以后出现纰漏就难以弥补。针对“财务、x同管理月活动”进行了工作布置。

x、根据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结x公司管理要求对开发成本、期间费用的会计二级、三级明细科目进行梳理,并对明细科目作简要说明,目的,一是统一核算口径,保证数据归集及分析对比前后的一致性;二是为了便利各责任单元责任人了解财务各数据的内容。这项工作本月已完成,并经姚总审核。目前进入贯彻实施阶段。

x、配x目标责任制,对财务内部管理报表的格式及其内容进行再调整,目的,一是要符x财务管理的要求;二是要满足责任单元责任人取值的要求及内部考核的要求。财务内部管理报表已经多次调整修改,建议集团公司对新调整的财务内部管理报表的格式及其内容进行一次认证,并于明确,作为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表式。

x、针对外地公司远离集团公司,财务又独立设立核算机构,为加强集团公司对外地公司的管理,保证核算的统一性、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提出了与驻外地公司财务工作联系要求。xx月份与宁波公司财务进行交流,将财务核算要求、信息传递、对外报表的审批程序、上报集团公司的报表都进行了明确。

x、对各公司进行一次内部审计,目的,是对各公司经营状况进行一次全面地了解,为今后财务管理做好基础工作。

x、根据公司的要求对部门职责进行了修改,并制订了部门考核标准。为了使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重新提出《财务工作要求》,要求从基础工作、会计核算、日常管理三方面提出,目的是打好基础。内部开展规范化工作,从会计核算到档案管理,从小处着手,全面开展,逐步完善财务的管理工作。

x、会计知识的培训,我们从三方面考虑培训内容,一是《会计法》,要了解会计知识,首先要了解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二是会计基础知识,非专业人员学习这方面知识的目的要明确,目的是为了看懂会计报表,为了能看懂报表,就要了解一些基础的东西;三是如何看报表,这是会计知识培训的重点。

经过调研、沟通、设计,于xxxx年xx月推出《成本费用明细分类目录及说明》;于xxxx年xx月xx日推出《会计报表管理试行办法》;xxxx年x月xx日推出《会计凭证管理试行办法》。

财务会计工作要求篇9

关键词:财会工作 职业道德 财会人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市场经济开始以道德规范、市场法则和法律法则为运行准则,而道德规范在财会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财会工作越来越重要,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对财务会计职能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以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财会工作的效率,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财会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会计人员法制意识淡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财会人员的工资却没有明显的上涨趋势。在生活压力下,财会人员的利益心不断膨胀,思想道德观念发生很大扭曲。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冲击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思想。再者财会人员对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不足,虽然在财会工作上实施了《会计法》,但是有些财务会计人员还是铤而走险,做出贪污公款、做假帐、挪用公款的违法行为。

(二)财会人员受到工作压力的影响

在财务会计工作中,大多数的财会人员都是按照上级领导指示行事的。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财会人员都能遵守财务会计职业道德准则,按照会计法则行事。但是有一些财务会计人员,因为害怕上级领导的指责,害怕不能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害怕工作岗位不能保住,做出违反法律的行为。为完成任务篡改财务会计信息,导致财务会计管理混乱,严重影响财会工作的顺利进行。财会人员迫于上级领导的压力而做出有损职业道德的行为,充分说明了财务会计人员在财会上缺乏一定的独立性。

(三)财会人员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较差

财会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等职业道德准则,在日常工作中不思进取,工作热情、积极性不高,工作也十分马虎,没有端正工作的态度,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再者一些财务会计人员对财务会计理论知识认识不足,业务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现代财务会计工作的需求。而且一些财务会计人员没有认真进行专业培训和学习。

二、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原则

(一)爱岗、敬业原则

爱岗敬业是每行每业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财务会计人员也不例外。财会人员只有做到爱岗敬业才能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增加工作的热情,为财务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诚实、守信原则

诚实守信不仅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诚实守信可简单概括为不做假、不说谎。财会人员要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在工作上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不弄虚作假。最重要的是要严守秘密,不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做一名诚实守信的财会人员。

(三)廉洁、自律原则

廉洁自律原则要求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不要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拥有公正公平、不贪不占的廉洁品质。再者财会人员要加深对法律制度的认识,遵纪守法、防微杜渐并坚持正确原则,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公正、坚持原则

公平公正原则主要指财会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工作中做到公私分明,客观公正,将企业的财务情况如实上报,并要求财会人员端正工作态度,保证财会工作的有效性。坚持原则要求财会人员以会计准则为工作依据,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及会计制度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并实行有效的财务会计审计监督机制。

三、强化财会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建立有效的财会监督机制

为了规范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建立有效的财会监督机制,制约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防止作假帐、挪用公款等现象的出现。监督机制主要是通过对财会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查看财务账簿、核算会计数据等,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监督机制主要分为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两部分:社会监督。首先财务部门、审计部分、监督部分等对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督促,规范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其次,由财务会计事务所性质的服务机构对财财务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察和评估,以杜绝不良职业道德行为的发生;法律监督。 针对财务会计工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财务人员贪污、违法、乱纪等行为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及法律制裁。让财会人员正确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提高法律法规认识,规范自身的职业道德行为。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法制管理,使得财会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实行财会岗位轮换管理制度

在财会管理工作中,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财务会计人员岗位轮换管理制度,以强化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杜绝贪污、作假行为的发生。轮换管理制度必须经过严密的计划才能实行,保证岗位轮换制度的合理性。在保证财会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每个财务会计人员的特点,合理更换岗位。岗位轮换制度的制定,对财会人员的岗位技能将更加高,要求财会人员增加多个岗位的技能学习,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再者通过岗位轮换制度可以提高加深财会人员对财会工作的认识,提高财会人员的积极性,保证企业财会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发挥激励机制在财会职业道德建设的作用

企业的财务活动少不了财务会计核算程序,为了保证财务会计工作质量,必须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得到建设。为了规范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调动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主要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审核、评估,并实行奖罚制度,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规范了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提高财会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激励机制,激发财会人员竞争积极性,有利于企业优秀财会人员的选拔。

(四)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财务会计工作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加强财会人员扼职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加深财会人员对财务会计法律法规、道德准则的认识,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加强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宣传,通过职业道德宣传活动,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习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自觉规范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

(五)规范财会人员自身的自律行为

财会人员自律行为主要是指财务会计人员能够自觉按照财务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不断的要求自我、规范自我,提高思想觉悟,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建设并不能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社会规范行为,主要强调财会人员的自觉性。财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提高自身思想觉悟,自我职业道德教育,并进行自我职业道德改造,将财务会计准则变为人人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再者财会人员必须自觉遵守财会工作的法律制度和会计制度,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在财会工作中遵纪守法,严格自律,不做违反法律的行为,做一名职业道德高尚的财会人员。同时强化财会人员财会工作法律法规意识,树立起正确的财会职业道德观念,不弄虚作假、不贪图利益。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财务会计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会工作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为了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促进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加强财会职业道德教育、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规范财会人员的自律行为、实行岗位轮班制度,并发挥激励机制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规范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行为,提高财会工作的质量,保证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闫秀珍,张春英.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煤炭.2010(S1):90-92

[2]胡瑞春.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10):56-57

[3]吴守巧.浅谈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0(31):34-35

财务会计工作要求篇10

关键词:财务业务一体化;问题;会计流程再造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企业系统的各类功能也在不断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良好的总系统与子系统,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数据共享,并且阶段性的对其进行监督与控制,保证可以实现经济业务的有效发展。

一、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特征

财务业务一体化具有高度集成、实时、同步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财务业务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达到一定的工作效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系统高度集成特点

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高度集成特点主要体现在信息、业务流程的高度集成,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企业会计工作质量。

第一,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的高度集成特点。在财务业务一体化中集成了企业会计各个子系统的业务处理工作,无论是企业的经济业务,还是企业各类系统共同作业,都可以提高其作业效率。例如:企业赊销业务、销售部处理客户订单等,都可以利用财务业务一体化对其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会计工作质量。

其次,业务流程的集成性特点。在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中,各类数据在高度集成的基础上,业务流程也会有效集成,可以体现出业务流程的价值,提高企业各类业务流程的优化性。在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中,所有涉及到销售、仓库与财务等部门工作的财务业务体系,都可以有效参与到财务业务一体化中,进而实时的对各类业务进行监控,增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实施效果。

(二)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具有实时、同步的信息处理特征

在企业开展财务业务一体化活动的过程中,经济业务活动中的信息系统有着较大的优势,主要因为其可以实时、同步的对各类业务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跨系统业务处理效果,使得财务主系统与子系统之间产生直接联系,使得企业在后续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能够将整个项目业务活动优化,直到企业将整个业务处理完毕之后,都可以实时与同步的对各类信息进行处理,使得企业财务人员可以更好的处理相关问题[1]。

二、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在企业财务会计流程再造中的优势

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财务会计人员必须要重视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工作,保证可以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效率与质量,达到一定的工作效果。具体优势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财务业务一体化可以促进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应用财务业务一体化,可以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一方面,财务会计一体化可以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及时性,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质量。另一方面,财务会计一体化可以促进会计信息传递的及时性[2]。由此可见,企业在应用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之后,就可以有效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使各类信息数据更好的保存在稻菘庵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应用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可以将各类业务系统单据作为会计工作凭证,进而自动生成相关凭证,提高财务系统信息完整性与及时性[3]。

其次,企业应用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可以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企业在财务会计工作过程中,应用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可以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主要因为财务会计人员可以将业务数据自动传输到财务系统中,减少了较多的人为因素,降低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风险性,进而得到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同时,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在应用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期间,可以减少会计凭证录入的错误性,避免企业财务人员出现的行为,这样,就可以在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情况下,增强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力度[4]。

最后,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应用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可以完善企业会计决策功能。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的应用,要求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全过程管理方式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体现出大量非财务信息的货币计量属性,辅助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作出合理的决策。同时,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可以使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与各类业务紧密的联系到一起,进而提高其业务处理效率与质量,为管理人员与高层领导人员的决策提供良好依据,这样,才能发挥其财务决策辅助作用[5]。

三、企业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必要性

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较为必要,主要因为在企业财务会计流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一方面,企业财务会计流程不够完善,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对各类财务业务进行处理。另一方面,传统的财务业务流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现代化电子商务时代需求,无法融入到跨国性的财务业务会计信息技术化管理中。

四、财务业务一体化中会计处理流程再造措施

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的应用,需要财务会计流程的改造,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效率与质量。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一)对企业传统财务会计流程的再造

企业在财务业务一体化期间,必须要对传统财务会计流程进行再造,保证可以提高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质量。在此期间,财务会计部门必须要对各类业务数据进行采集,并且根据会计工作要求加工、处理数据信息,进而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效率。

(二)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下财务会计处理流程的再造

企业在实际发展期间,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应用,需要对财务会计流程与业务进行改造,保证可以将二者相互融合,促进大量业务数据的优化,提高数据采集与储存的及时性,发挥财务会计流程再造作用。

(三)财务业务一体化下会计流程适应性

企业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相关人员必须要重视会计流程再造工作的适应性,使得各类业务流程与财务会计相互适应。同时,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应用,要求会计人员更好的对企业会计流程进行规整,使其达到良好的再造处理效果,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实施质量。

结语:

企业在实际发展期间,要想更好的应用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就要重视会计流程的再造,保证可以提高会计工作制度的合理性,同时,企业财务会计人员还要重视财务会计工作质量,制定完善的会计工作制度,创新会计工作方式,保证可以满足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的应用要求,提高其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邹立洁.财务业务一体化下会计流程再造探讨[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7):104-104,105.

[2]高大正.基于财务业务一体化的高校财务信息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4.

[3]秦奇.财务共享下业务流程再造研究--以A公司为例[D].安徽财经大学,2015.

[4]姜智.我国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机制研究--基于中国电信的案例分析[D].中央财经大学,2012.

[5]朱灵娟.中海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优化[D].江西财经大学,2015.